劉阿姨今年48歲,近一年她先后被診斷為宮頸癌、結腸癌,這樣的消息讓一家子陷入陰霾,不知道身體一向不錯的她為何忽然疾病纏身?
醫生問診后了解到,原來劉阿姨的母親此前死于結腸癌,劉阿姨目前的兩姐妹也曾患結腸癌,老一輩中患癌的更是不在少數。
醫生懷疑劉阿姨家族屬于林奇綜合征家族,結果行基因檢測發現劉阿姨是MSI-H基因,是林奇綜合征患者常見的致病基因,是遺傳自父母的一種胚系突變。
有些人發現自己不沾煙酒,生活習慣也很好,卻被癌癥盯上了,這可能與癌癥的遺傳有關。
發表在頂級臨床醫學刊物《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由哈佛大學科學家與丹麥、芬蘭研究院合作的研究,通過對
203691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32年的隨訪研究,結果發現至少有22種癌癥屬于遺傳疾病,會在家族之間世代遺傳。
研究結果顯示,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癌癥與遺傳因素有關,父母將變異的致癌基因傳給子女,而這種先天獲得的變異基因與后天突變所形成的幾乎無異,也就是說癌癥確實可以遺傳。
而且,如有同胞手足得這些癌癥,其他兄弟姊妹得同樣癌癥的風險會提高33%。不同的癌癥,遺傳風險也不同。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解方指出:目前具有較高遺傳率的常見癌癥有肝癌、胃癌、腸癌、乳腺癌。
1、腸癌
據統計20%-30%的腸癌患者都有癌癥家族史,要警惕的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這是遺傳性大腸癌的一種,死亡率很高。一旦發現腸道息肉,建議及時干預,避免發展成為癌癥。
2、胃癌
5%-10%的胃癌屬于遺傳性的,如果家族中一代或兩代人中有兩人或以上人數患病,且年齡小于50歲,那要警惕遺傳性胃癌。
3、肝癌
父母曾是肝癌患者的,子女要提高警惕,我國85%-90%的肝癌都與乙肝有關,乙肝病毒會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傾向,母親攜帶乙肝病毒,后代患肝癌的風險也會更高。
有肝癌遺傳史的人群,建議進行全面的肝臟檢查,若有不明原因的眼圈發黑、消瘦、右肋下疼痛、乏力等癥狀,一定要盡快排查。
4、乳腺癌
乳腺癌在直系親屬間遺傳的可能性很高,目前患乳腺癌的女兒患乳腺癌的風險也很高,尤其是發病年齡較小的,更要引起重視。
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主任、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內科首席專家羅榮城指出:癌癥的本質屬于一種基因病。
原本發揮正常作用的基因,在如病毒感染、化學致癌物或輻射作用等條件下被異常激活,成為致癌基因,從而誘導細胞發生了癌變。受基因的影響,癌癥確實可能會遺傳,一個基因致病突變可能會導致多種癌癥的發生。
那是不是說,癌癥就是基因帶來的,防也防不住呢?
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晨指出:癌癥的發病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和外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癌癥是在二者共同作用之下發生發展的。所以,「癌癥防不住,命里該有躲不掉」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有遺傳因素的人群,要隨時密切監測,定期做好體檢,一旦發現問題要盡早治療。對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要及時調整生活習慣,以便更好地對抗癌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張凱、劉炬指出:有四種易遺傳的癌癥,一定要掌握早篩方法!
1、肝癌:B超+甲胎蛋白
長期吸煙酗酒的人、長期食用霉變食物的人、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以及乙肝丙肝病毒攜帶者,屬于肝癌的高危人群。
可通過抽血化驗甲胎蛋白、超聲等方法來檢查,建議40歲以后每半年查一次。
2、胃癌:胃鏡
年齡在40歲以上,且長期吃高鹽食物、有胃癌家族史、酗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屬于胃癌高危人群,可通過胃鏡檢查。
高危人群建議40歲開始進行胃癌篩查,無異常的話可5-10年檢查一次。
3、腸癌:腸鏡
年齡40歲以上、有癌癥家族史或腸息肉史的人群,糞便潛血試驗呈陽性的人群,屬于腸癌高危人群,可通過腸鏡檢查。
陰性者一般每年復查一次糞便潛血試驗,每5-10年查一次腸鏡即可,普通人群40歲以上每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試驗。
4、乳腺癌:B超+乳腺X線攝影
有乳腺癌家族史、行經超42年、月經初潮小于12歲、未婚或35歲以上初產人群等,屬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通過
B超、乳腺X線攝影來檢查。
年齡大于35歲以后,每隔一兩年進行一次乳腺B超檢查,40歲以上每隔一兩年做一次乳腺X線攝影及B超檢查。
不少癌癥是具有遺傳傾向的,因此對于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做好密切監測工作,盡早做好篩查,平常還要調整生活方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