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聶文聞 彭錦弦 陳有為)既能白衣執甲,又能玩轉科普。9月21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第七屆微信科普大賽成功舉辦,10支科普戰隊通過有影響、易傳播、具特色的科普講演作品「火爆出圈」。本屆大賽亮點紛呈、推陳出新,現場首發協和科普系列叢書、首推全省醫療界首個健康脫口秀。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醫學科普作為普及健康知識最經濟、最便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作為醫療國家隊,協和醫院堅持以科技創新支撐科學普及、以形式創新引領科普傳播、以患者需求凝練科普方向,扛起時代使命、傳遞科學聲音、講出百姓味道,營造全社會、全人群關注健康科普的良好氛圍,助力全民健康意識、健康素養的提升。」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在致辭中表示,協和醫院將繼續深入推進健康科普工作,讓少生病的成為共同夢想。
「媽媽,其實我真的有認真學習,但是書上的字一直在變,我看不懂...」「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中發現肺結節,結節會危及生命嗎?」當日下午兩時,十支科普隊伍「巔峰對決」,角逐最亮科普新星,大家圍繞慢病管理、兒童心理、老年健康、用藥安全、術后護理等,發出健康之聲。科普選題覆蓋內容豐富,既「頂天」,聚焦前沿科技,介紹全磁懸浮人工心等醫療「黑科技」;也「立地」,普及高血壓、肺結節等常見病知識,解惑阿司匹林等常用藥誤區。 此外,還為大眾揭開手術室的「神秘」面紗。面向群體廣泛,既關注老年人跌倒預防,也關心兒童注意力改善,還關懷女性同胞的盆底健康。參賽選手一致表示,大家通過「比」出精彩、「賽」出水平,更通過健康大講堂、直播、抖音等多種途徑「飛入尋常百姓家」,惠及更多民眾,讓健康觸手可及。
最終,藥學部、康復醫學科斬獲一等獎,皮膚性病科、放射科、手術室摘獲二等獎,心臟大血管外科、婦產科、綜合醫療科、神經外科、協和京山醫院榮獲三等獎。 此外,大賽上還頒發了最佳風采獎、最具潛力獎、網絡人氣獎。
「我們的科普傳播遠不止于一次的科普大賽」。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指出,上醫治未病,要將疾病診治的關口前移,這是協和健康科普傳播的初衷。為此,該院黨委宣傳部團隊把健康科普、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有機結合,歷時三年編撰整理,將60余篇極具傳播性及影響力的作品,集結成一部讓百姓一看就懂的科普系列書籍《協和專家大醫說:醫說就懂》。
為使醫學知識更通俗、科普傳播更廣泛,協和醫院集結了一批能言善道的年輕醫生,聚焦百姓健康需求,結合專業特色、精心選題,用輕松、詼諧、幽默的口吻傳遞健康理念,在湖北省醫療機構內首次推出健康科普脫口秀《協和新醫聲》,以最生動的形式讓晦澀的醫學科普有趣有料。
為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關于開展2023年「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的號召,當前,協和醫院正在舉行為期一周的千名專家為萬名患者免掛號費及大型義診活動。協和知名專家從科普大講堂走進專科候診區,來到義診服務站,下到基層社區,輾轉偏遠山區. ..以專業權威的醫學知識,用優質豐富的科普內容,真正讓百姓「少生病」「少生重病」,讓大眾聽到協和醫者助力健康中國的洪亮之聲。
協和醫院舉辦的微信科普大賽是該院科普創新的載體之一,已連續堅持七年,參與度、關注度不斷攀升,成為業界矚目的品牌活動。今年,醫院以「健康中國、科普有我」為主題,全新呈現健康科普傳播視聽盛宴。全院百余個基層黨組織及托管醫院推選324個優秀作品,收獲了全網投票高達1.56億。這些躍動的數字,有力地印證了協和「頂流」文化品牌的魅力與活力。
自2017年以來,協和在全國率先開展微信健康科普大賽,激發了全院醫務工作者投身傳播健康科普的熱情,挖掘、培育出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科普人才,并先后榮獲省級、國家級衛健委科普大賽獎項六十余項,位居全省醫療機構之首。孫暉表示,未來,該院將一如既往地把健康科普作為構建「全生命周期」醫療服務體系的有效抓手,納入建設「健康中國」的大局中實踐,積極響應人民群眾訴求,以學術性確保權威性、以便捷性提升普及性、以導向性提高精準度,打造出更多有溫度、有靈魂的科普作品,共同唱響新時代健康科普最強音。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