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不少家長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喜歡給孩子取一些生僻字作為名字,起用意當然是避免孩子名字出現重名率。但是,用生僻字作為名字,貌似也存在較大的瑕疵:生僻字的讀音鮮為人知,老師或者其他人叫到孩子名字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讀錯字音的尷尬;同時,生僻字的筆畫挺多的,寫個筆畫超多的名字,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據一位朋友爆料,河南有一名學生姓爨,這個姓氏的筆畫整整有30畫!而這位學生的家長再給孩子取個名字叫「懿曦」,「懿」有22個筆畫,「曦」有20個筆畫,30+22+20=72!寫個名字要寫72畫,這樣的名字在重名率方面估計會非常低,但問題是: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教孩子寫名字,肯定是個技術活!
一方面,寫這個名字不能出錯,筆畫筆順必須寫對。
「爨懿曦」,如此復雜的三個字,寫出來的名字不能「缺胳膊少腿」,這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難度還是蠻大的。畢竟那麼多的筆畫,不管是多寫一畫還是少寫一畫都會寫出錯別字。同時,這三個字,每個字的部件都挺多的,怎樣處理好每個字里每一個部件之間的關系,怎樣讓這三個字寫出來之后不顯得太臃腫,怎樣讓把三個字寫得稍微美觀一點,這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
另一方面,孩子學習的時候,名字太復雜定會吃虧。
「這位同學,等妳把名字寫完的時候,我都準備交卷了妳知道嗎?」
「罰抄名字應該是對她最大的懲罰了!」
「這樣的姓名太讓人崩潰了!姓氏的筆畫一大堆我忍了,但是取這樣的名字就有點過分了,這是對孩子有多大的仇怨才會取這麼復雜的名字啊!」
「估計以后老師都不想點這孩子的名字來回答問題了,看了如此復雜的名字,提問的時候直接略過。所以,這個名字唯一的好處就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會叫這位同學回答問題。」
「爨讀作‘cuàn’,懿讀作‘yì’,曦讀作‘xī’,這三個字連在一起的諧音豈不是成了‘竄稀’?如果別的孩子給這個孩子取個外號叫‘竄稀’,會不會傷害這孩子的玻璃心?哦不,應該是會不會傷害到這孩子的自尊心?」
……
確實,這一屆網友的擔心也是不無道理的,不少名字,如果不看姓氏的話挺文雅的,但是加上姓氏的話就直接變味了,比如「珍香」這個名字就有點女大廚的韻味,但如果這個名字加上「史」這個姓氏呢?「史珍香」這個名字讀起來,不管是誰讀出來都可能會有點不太對勁的感覺。
而孩子名字太過復雜,在考試的時候必定特別吃虧,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當他們寫完自己名字的時候,別的同學可能都做了一大堆的題目了,如果是比較簡單的數學卷子,估計速度比較快的同學能夠在爨懿曦同學寫完名字的那一刻都準備交卷了。
當然,還有的人說,找個專業人士刻一個帶有「爨懿曦」的印章,不管是在簽名的時候還是在考試的時候帶上印油蓋個章就可以了,完全不用擔心寫名字太麻煩的事情。對于這樣的建議,妳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