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年,隨著綠林起義軍殺進長安,王莽帶著自己最后的一些支持者,退到了長安城內漸台一帶,做最后的抵抗。
但是最后,起義軍還是消滅了王莽身邊最后的守衛,殺入了漸台。而在混亂當中,王莽本人也被人亂刀砍死。
諷刺的是,因為當時局面太亂了,王莽被殺的時候,甚至沒人意識到他死了。直到後來,起義軍的一個中層將領,發現了屬于王莽的配飾,這才意識到王莽死了,然后才找到了王莽的尸體。
最終,起義軍將領公賓,割下了王莽的頭顱,以此去和自己的上級邀功。
後來王莽的這顆頭顱,更是被接下來的統治者做成了標本,收藏了上百年。一直到後來西晉時期,才因為一場大火被毀掉。同時,王莽的尸身則是被數十個起義軍士兵哄搶,然后最后被亂刃分尸。
這就是王莽最終的結局。
作為歷史上最具爭議的改革者,王莽在后世的爭議,一直就沒停過。但不管怎麼說,王莽在篡位之后,確實做了長達十五年的新朝皇帝。
而作為一個皇帝,王莽最后為什麼會死的這麼慘呢?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也不是一個兩個,為啥只有王莽的頭顱,享受了這種‘待遇’呢?
有關王莽的死,我們還得從當年王莽改革失敗開始說起。
王莽篡位之后,其實主要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改革。和歷史上其他昏君,或者篡位的權臣不一樣。王莽篡位,其實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改革。
王莽的理想,其實并不是做皇帝掌握無限的權力,或者享受什麼榮華富貴,而是想要解決當時尖銳的土地兼并問題。
所以,王莽篡位,很快就推出了一大堆改革措施。
但可惜的是,因為王莽的改革,過于理想化,脫離了實際,而且沒有考慮到當時的生產力限制。所以最后,他主持的這場改革,就變成了一場災難。
所以王莽在位期間,歷史上就出現了很奇葩的一幕:在他篡位的時候,幾乎整個漢朝,所有老百姓,都覺得王莽是圣人。因為王莽的個人品格確實不錯,而且他的宣傳工作做得很到位。
但是等到他的改革失敗,而且開始波及到中下層之后,所有的老百姓都開始罵他。因為王莽的改革的失敗,直接導致老百姓徹底吃不上飯了。市面上的糧食價格暴漲,同時因為王莽的貨幣改革失敗,老百姓兜里的那點錢,也瞬間貶值,老百姓徹底活不下去了。
所以,大概到了王莽登基七八年之后,各地開始逐漸爆發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比如說後來橫掃天下的綠林軍和赤眉軍,就是從這時候開始起義的。
但是接下來,當這些起義爆發之后,此后的兩年里,這些農民起義軍,卻并沒有迅速壯大。起義軍對于王莽政權的威脅,也一直都在可控范圍內。即便是當時最強大的綠林軍和赤眉軍,總人數也就幾萬人而已,遠遠談不上真正的席卷天下。
而起義軍真正壯大,開始威脅到王莽政權的整體統治,其實從公元22年開始的。
在這一年,很多中下層的地主階層,開始逐漸起兵參戰了。而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其實就是後來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就是在這一年,劉秀和自己的哥哥劉縯,變賣了所有家產,直接家鄉起兵了。
劉縯和劉秀兄弟的起兵,其實并不是一個個例。在這一年,很多地方的地主階層,都開始起兵造反了。如果說,之前單純的底層百姓起義,對王莽政權的威脅,還在可控范圍內。那麼隨著這些中下層地主開始起兵,王莽就徹底失去對全國的控制了。
因為那些地主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樣,他們手里有地有糧有錢,而且他們在地方上特別有影響力,可以輕易招募大量的軍隊。
有了這些資源之后,他們在起兵之前,就能做好充分的準備。
所以他們起兵之后,他們手底下的軍隊,就不再是什麼烏合之眾,而是真正的精銳!
所以,在劉縯劉秀這種中下層地主,開始起兵參戰之后,這場新朝末年的起義,才開始迅速壯大,真正開始席卷天下。
然后,王莽就派了新朝的主力軍隊前來鎮壓。因為當時規模最大的起義軍,主要是綠林軍和赤眉軍這兩支,所以當時王莽就分兵派出了兩支主力軍隊,前去鎮壓這兩支起義軍。
結果,一場成昌之戰,赤眉軍消滅了十幾萬王莽麾下的精銳。一場昆陽之戰,綠林軍消滅了王莽麾下四十多萬主力軍隊。
這兩場仗打完之后,整個王莽集團,幾乎瞬間就被打空了!這里其實也能看得出來,王莽是真的不會用兵!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時候,他竟然敢真的傾巢而出,完全沒留什麼預備軍隊。
所以,這兩場仗打完之后,整個新朝,一下子就失控了。因為沒有了軍隊,王莽瞬間就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各地的地方官紛紛宣布獨立。同時,綠林赤眉兩大起義軍,也開始直接殺向王莽的統治核心。
這其中,赤眉軍的作戰區域,主要是在山東一帶,所以他們主要在山東、河北、江蘇等地擴張。而綠林軍這邊,則是距離王莽的統治核心更近,所以昆陽之戰打完以后,他們直接就兵分兩路。一路殺向洛陽,然后輕而易舉占據了洛陽。另一路則是走武關方向,直接殺向關中,殺向長安。
以上這些,就是王莽真正敗亡之前,大致的歷史背景。
而接下來,隨著綠林起義軍兵鋒直指武關,王莽集團就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一刻了。
作為通往關中地區的要隘之一,武關的防守力量,其實一直都很強。哪怕是在和平年代,這里之前也駐扎了大量軍隊。而起義軍這邊,因為起兵時間比較短,缺乏大型攻城武器。所以,如果王莽集團能利用好武關的地理優勢,擋住起義軍,其實并不是不可能的。
最關鍵的是,此時中原的大部分地區,雖然都已經脫離了王莽的控制。但是關中地區以及洛陽一帶,基本上還在王莽的控制之下。而這塊地盤,恰好是當時整個中原最重要的區域。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如果王莽能夠很好的利用這個優勢,其實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迅速組織起一支新的軍隊。而接下來,如果王莽會打仗,自己其實也有再次掃平天下的機會。
畢竟此時新莽政權的實力,和幾百年以后的西魏或者北周相比,要強的多了。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王莽本人,恰恰不會打仗。
所以接下來,歷史上就出現了很諷刺的一幕。
當王莽知道,起義軍已經殺向武關的時候,王莽也意識到了武關的重要性。所以接下來,王莽就派了一個叫宋綱的將軍,帶了九位將領,以及數萬京城衛戍軍隊,前往武關進行布防。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王莽總算是長了點心眼。為了防止這幾位將軍,出工不出力,抵抗不積極,他還特意扣住了這幾位將軍的家屬,拿他們的家屬做了人質。這種手段,雖然不太君子,但是也算正常操作。
但與此同時,王莽的另一個操作,就非常離譜了。
在出發之前,幾位將軍找到王莽,提出要申請一批經費,發給下面的那些士兵。
畢竟,這是關系到國家生死存亡的一戰,指望人家拼死作戰,錢自然得先給夠。
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王莽拒絕了!他一點經費都沒往下撥,只是給了每個將軍,一個人四千錢而已。
這種操作,真的就像鬧著玩一樣。
王莽的這四千錢,給的其實還不如不給,簡直就像打臉一樣!一個將軍,差你那四千錢嗎?真正重要的是下面的那些士兵,都到這個時候了,你不給夠錢,人家怎麼可能給你拼命呢?
而且,此時的王莽,并不是沒有錢!他和後來的崇禎皇帝不一樣,崇禎是真的手里沒錢,而王莽這時候手里是有錢的。後來起義軍攻破長安之后,據說在京城內找到了幾十萬斤黃金。不是幾十萬兩,而是幾十萬斤!
對此,我們只能說,王莽可能真的是舍命不舍財。
這樣一支沒喂飽的軍隊,派到前線之后,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沒過多久,武關的守城都尉直接投降,帶隊支援的宋綱直接被殺。其他幾個將軍,有的自盡了,有的跑了。還有幾個勉強收拾了殘兵,打算重整旗鼓再戰。結果,起義軍過來之后,下面的軍隊直接投降了。
就這樣,起義軍幾乎沒費多少力氣,就直接破了武關,殺入了關中。
過了武關之后,接下來一直到長安之前,王莽集團基本上就沒什麼屏障了。
而得知武關被破之后,王莽也終于著急起來。但關鍵是,之前派去武關的軍隊,已經是京城內最后的軍隊了。所以此時的長安,已經成了一座空城。
最后沒辦法,王莽只能效仿秦二世,把長安城監獄里的犯人都放了出來,組建了一支囚徒大軍。結果這支軍隊,剛出長安城,就直接嘩變了。他們非但沒有抵抗起義軍,反倒是去把王莽家的祖墳給扒了。
就這樣,這一年十月一日,起義軍正式攻破長安宣平門,殺入長安城。
此后的三天里,起義軍開始和王莽身邊最后的親衛隊,展開了巷戰。
據史書記載,在起義軍攻入皇宮的那一天,王莽穿了一身天青色的衣服,一手拿著傳國玉璽,一手拿著上古虞舜帝傳下來的匕首,不斷擺弄測算天命的
羅盤。他嘴里還不斷念叨:既然老天爺讓我來管理天下,為什麼會鬧到這一步呢?
或許,一直到死,王莽都沒想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里。
就這樣,經過幾天廝殺之后,最終,王莽帶隊撤退到了未央宮內的漸台上。據說這座漸台,是建在皇宮內的太液池里面,高達二十余丈,也算是易守難攻。據說撤退到漸台上的時候,王莽身邊還有上千人,由王莽的堂弟王邑統領,最后保護王莽。
這位新朝的大司空,之前手握四十二萬大軍,尚且敗給了劉秀麾下的三千精銳。如今手下只剩了一千人,反倒是開始勇敢起來,開始和起義軍拼死作戰。
客觀來說,新莽政權的很多高層,其實就是才不配位,但是個人品德其實還可以。
就比如說王邑,一直奮戰到死,也沒投降,也算是一個忠臣。但可惜的是,他這個忠臣,是真的不會打仗。所以之前讓他去統領四十二萬軍隊,去打昆陽之戰,才會輸的那麼慘。
而最終,經過一場亂戰之后,漸台上這一千多人,終于死絕了。這一千多人,既有王莽身邊最后的一些親衛,也有新莽高層的王侯公卿。
這才是真正的‘天街蹋盡公卿骨’。
而接下來,因為在這場亂戰當中,大家殺的太狠了。所以戰斗結束之后的第一時間,并沒有人意識到王莽死了。大家只是知道,漸台上有很多達官顯貴,他們穿的衣服很貴,然后就開始紛紛來搶他們身邊的財物。
再之后,起義軍內有一個校尉叫公賓。這個公賓發現,戰士們手里拿的東西不對,這些東西只能屬于最頂級的公卿。而且有一個叫杜吳的士兵,手里拿的根本就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東西。這個杜吳說,這些東西是他殺了一個人之后,從這個人身上搶下來的,大家這才意識到不對。
接下來,公賓才帶著人來到漸台,重新翻找尸體。
最后,大家就找到了已經被亂刀砍死的王莽,同時,還找到了王莽身上帶著的傳國玉璽。
就這樣,王莽死了,死在了亂戰當中,死在那個名叫杜吳的普通起義軍戰士的手里。
找到了王莽的尸體之后,起義軍又把王莽的頭顱割了下來。
後來,大家知道這是王莽之后,又開始哄搶王莽的尸體,將王莽亂刃分尸。而王莽的頭顱,則是被掛了起來,證明王莽已死。
據說在這之后,長安城內的很多百姓,都紛紛前來,擊打王莽的頭顱,甚至還有人‘切食其舌’。
這就是王莽最后的結局。
王莽最后的結局,無疑是相當慘烈,而且很不人道。更離譜的是,後來王莽的這顆頭顱,還被做成了標本,被後來的東漢皇帝收藏了起來。而東漢亡了之后,後來的曹魏以及西晉統治者,也開始輪流收藏。直到後來晉惠帝在位時期,洛陽著了一把大火,這才燒毀了王莽的頭顱。
這個結局,已經是離譜到家了。
但同時,從後來統治者的角度來說,這個結果其實很正常。
因為王莽是篡取的皇位,他的頭顱,本身就象征著謀反。如果不對王莽處以極刑,後來的官員紛紛效仿,國家就不可能穩定了。
而王莽的死,同樣也象征著一個時代,徹底結束了。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朝并不能算一個真正的朝代,只能算是西漢政權的尾聲。
當年孺子嬰禪位給王莽,只能算是西漢政權的結束。而王莽的死,則是標志著西漢政權尾聲的結束。
在這之后,歷史將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歷史上的東漢了。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