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末期,儒家為何會支持王莽篡位?扒一扒儒家的發展歷史!
2023/09/22

儒家之所以愿意支持王莽篡位,主要原因其實有兩個。

第一,王莽本人的個人表現,確實比較好。如果我們翻過史書,我們就會發現,歷史上真實的王莽,單以個人行為來說,他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君子,甚至可以說是幾近圣人!因為他個人品行確實很高,所以大家都佩服他,這才愿意支持他。

第二件事,則是王莽做了一項重要改革。

正是因為他的推動,儒家開始轉變為儒教了!從王莽這個時代開始,儒家開始從一種單純的學術理論,逐漸向一種宗教開始演化了。

因為王莽的推動,儒家的地位進一步提升。而儒家的地位提升之后,所有儒家學者的地位,自然也進一步提升。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時整個儒家學派的大多數學者,才會瘋狂支持王莽。

同時,如果我們翻過正史,我們就會發現:其實王莽篡位,并不是王莽的個人行為。嚴格來說,這其實是整個儒家的集體選擇。

想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簡單捋一下儒家的發展史。我們得簡單看一下,在王莽篡位之前,儒家到底都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眾所周知,儒家最初是由春秋時代的思想家孔子,首先提出來的。孔子提出儒家理論之前,春秋各國一直在相互爭霸,已經打了上百年的時間。所以孔子小的時候,聽到的和見到的,都是哪里又打仗了,打仗有多慘。

後來,直到孔子長大一些之后,因為以晉楚為首的幾個大國,都打累了,所以大家才簽訂了一個暫時的停戰合約。

在這之后,接下來的幾十年里,秦晉齊楚那幾個大國,都暫時進入了和平狀態。與此同時,東南地區的吳越兩國,則是開始成為了爭霸戰爭的主角。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孔子開始求學,并且開始周游列國,最終提出了儒家理論。這也是為什麼孔子周游列國的時候,一直就在河南周圍轉悠的原因

很簡單,因為當時吳越地區在打仗,秦國那邊晉國不讓去,楚國那邊對文化人不太友好。這樣算下來,孔子能去的地方,自然也就只有河南周圍了。

而當時的孔子,走過了很多地方之后,經過了大量的思考,最后就提出了儒家思想。在孔子提出的思想當中,一個‘仁’字,基本上就是思想的核心。同時,孔子還主張完善禮制,然后大家都遵守禮制,這樣世界上的所有問題,就都能解決了,最后也就不會有戰爭了。

從后世的角度來看,孔子的這個理想,當然是很好的。

但問題是,當他的這套思想,拿到現實當中,首先光是執行起來,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別的不說,光是說服所有人,都遵守這套規則,在當時就不太現實。

所以最后,孔子思考了一生,也沒能真正推廣自己的思想。雖然有很多人,開始接受孔子的理論,但卻始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的愿意用孔子的理論來治國。

而接下來,在孔子去世之后,很多他的徒子徒孫,繼承了他的思想,繼續推行儒家學說。就這樣,在孔子去世一百多年之后,儒家又出了一個牛人。這個人,就是孟子。

孟子在世的時候,歷史正處于戰國時代,正好是各大諸侯國戰爭最頻繁的時候。同時,這個時代,也是諸子百家學說碰撞最激烈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孟子成了儒家的帶頭人,并且完善了儒家的理論。

如果說,孔子提出的儒家理論,是一個純理論性質的學問,學問本身比較理想化。那麼經過孟子完善之后,儒家理論開始和很多實際問題,正式結合起來。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很多諸侯國的國君,開始真正思考,要不要把儒家學說,拿來當做治國的根本理論。

總之,在孟子之前,儒學更傾向于一個理想化的理論,不太適合實際拿來治國。但是經過孟子的努力推廣之后,儒學終于可以作為一種治國之學了。

而在孟子之后,接下來,在戰國末期的時候,儒家又出了一位關鍵性的大儒。

這位大儒,就是荀子。

荀子對儒學最大的貢獻,其實就是以儒學為基礎,開始融合其他諸子百家的各種理論。作為當時最有名的大儒,荀子曾經常年在齊國的稷下學宮擔任校長。在戰國末期的時候,稷下學宮曾經匯集了諸子百家的各家學者,大家的思想開始相互碰撞。

而作為校長,荀子雖然出身儒家,但卻并不固執于一家之言,反倒是提倡諸子百家相互融合。所以後來,他門下的學生,未必都是儒家門徒,反倒是也出現了韓非這樣的法家代表人。

再之后,等到荀子的時代結束,接下來差不多就是秦始皇橫掃天下,建立秦朝了。在秦朝的時候,因為秦朝歷史太短,儒家基本上沒啥太大變化。而且,因為秦朝的時候,秦始皇搞了一場‘焚書坑儒’行動。經過焚書坑儒之后,儒家反倒是衰落了不少。

從秦始皇焚書坑儒,一直到接下來秦末漢初的混戰,這段歷史,基本上算是儒家的一個低谷期。而等到劉邦建立漢朝之后,出于種種原因,劉邦又選擇了以黃老之道,作為漢朝的基本治國思想。如此一來,儒家自然更加勢弱了。

而接下來,真正讓儒家開始復蘇的,其實是歷史上那位不太出名的漢惠帝。

在西漢的歷史上,漢惠帝應該算是影響比較小的一個皇帝。因為他在位時間比較短,而且就是這幾年里,大部分時間還都是他媽呂后掌權。但就是在這短短的幾年里,漢惠帝卻做了一件對儒家至關重要的事情。

他廢除了‘挾書律’。

所謂的挾書律,指的是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后,曾經下過的一道命令。按照這個命令,所有民間的百姓,不允許私藏國家禁止的書籍。而儒家的很多書籍,恰好都在當年秦朝列出的禁書目錄上。

而隨著漢惠帝廢除挾書律,很多民間學者,開始重新研究儒學,并且重新整理儒家的典籍。就這樣,在漢惠帝時代之后,儒家終于徹底復蘇了。

與此同時,在儒家這次大規模復蘇的時候,儒家內部有一條文脈,也開始成為儒家的主流。這條文脈,就是荀子那條文脈。而荀子的思想主張,則是以儒家為主,融合其他諸子百家,最后精煉出一門可以拿來治國的顯學。

就這樣,接下來經過整個文景之治以后,儒家又傳了好幾代人。最終在漢景帝時代,荀子的這條文脈,終于影響到了一個讀書人。

這個讀書人,名叫董仲舒。

董仲舒早年求學期間,曾經求學于多位大儒,并且深受荀子思想的熏陶。所以後來,董仲舒就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儒學理論。他的這套理論,是以過去的儒家學說為主,以道家和陰陽家為輔,同時吸取了其他諸子百家的諸多理論之后的新理論。

所以,嚴格來說,董仲舒的思想,其實和當年孔子提出來的思想,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

再之后,等到漢景帝去世,漢武帝登基。因為當時西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力已經相當雄厚。所以漢武帝即位之后,就想大規模對匈奴開戰。但同時,漢朝之前是以黃老思想作為治國思想。而這種思想,又不適合大規模集權,不利于漢武帝對匈奴開戰。

所以後來,漢武帝掌權之后,馬上就召集了很多聰明人,讓大家提一套新的思想,作為以后漢朝的治國理論。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董仲舒就參加了這場考核。而且在考核當中,他提出的這套理論體系,讓漢武帝最滿意。

就這樣,等到考核結束以后,漢武帝召見了董仲舒,聽董仲舒系統匯報了整個理論體系。這次匯報之后,漢武帝覺得,董仲舒的這套理論,確實很好用。所以最后,漢武帝就下令,全面推廣董仲舒提出的這套理論,同時開始壓制其他所有學派的理論。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而在罷黜百家的同一年,漢武帝還推行了一個新的制度,那就是所謂的察舉制。而察舉制推行之后,因為以后考試就考儒學,儒家在漢朝的地位,就進一步提高了。而察舉制的存在,後來也成了儒家學說的一個根基。

就這樣,經歷過整個漢武帝時代之后,儒家成了漢朝的治國之學。

不過,在漢武帝去世之后,儒家這門學問,很快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按照當年董仲舒提出的這套理論,世界上地位最高的,不是皇帝,而是老天爺。

至于皇帝,只是老天爺給的一個爵位而已。所以,如果皇帝無道,其他人是可以取而代之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儒家學者最初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其實是好的。他們在提出這個觀點之前,其實就已經預料到改朝換代的問題了。而這個問題第一次暴露出來,則是在漢武帝去世之后的漢昭帝時期。

漢昭帝在位時期,因為漢昭帝長時間年幼,無法處理朝政,國家都是那個大權臣霍光說了算。所以這個時候,就有儒家學者提出,霍光可以直接做皇帝,接受老劉家的禪讓。對此,霍光當時自然沒敢做,反倒是第一時間殺了提出這個觀點的儒生。

但在這之后,這個問題顯然徹底暴露了出來。

所有人都開始思考,皇帝這個位置,到底能不能換人呢?

對于這個問題,接下來首先給出答案的,就是西漢的漢宣帝。

在霍光死后,漢宣帝重新替老劉家奪回了權力,而且他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漢宣帝晚年的時候,他開了一場‘石渠閣會議’。

在這場會議上,漢宣帝召集了十幾位當時最頂尖的大儒。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從儒家學說當中找各種理論,證明篡位是不對的,皇位只能由老劉家人來做。

因為儒家學說當中,也有很多分支。之前董仲舒提倡的那個‘有篡位漏洞’的分支,叫做‘公羊派’。而在這次石渠閣會議之后,漢宣帝就開始廢止這個有漏洞的‘公羊派’,改為推行沒有漏洞的‘谷梁派’儒學。

就這樣,在漢宣帝時代之后,谷梁之學開始興盛起來。

同時,在這場石渠閣會議上,為了給老劉家的皇位增加合法性,大家開始把儒家的理論,往神學方面靠攏。所以經過這次整理之后,老天爺被他們逐漸神化。而皇帝本人,則是成了老天爺在人間的化身。

因為皇帝本人開始神圣化,如此一來,其他人自然就不能篡位了。而這樣一來,當年原本單純作為一種思想體系的儒學,在經過董仲舒融合陰陽家的理論,以及這場石渠閣會議之后,就開始逐漸向宗教的方向轉變了。

而這場石渠閣會議結束之后,沒過兩年,漢宣帝就去世了,然后漢元帝接班。在西漢的歷史上,漢元帝是第一個從小開始,就一直接受儒家正統教育的皇帝。所以漢元帝掌權之后,就開始大力推行儒學。

之前的漢朝,雖然名義上已經‘罷黜百家’,但皇帝本人接受的教育,其實還是外儒內法的教育,所以走的也是這個路子。

唯有漢元帝不一樣,因為漢元帝從小接受的就是完整的儒學教育,所以他後來推行的,也是完整的儒學,而非外儒內法的理論。

以上這些,就是王莽出生之前,儒家的大致發展歷史。而在王莽出生的時候,儒學在西漢的地位,就已經開始逐漸創新高。同時,王莽小時候接受的,也是正統的儒家教育。所以在他的觀念當中,儒家學說就是絕對正確的。

就這樣,在經過了儒家理論的教育之后,王莽逐漸長大成人。而王莽長大之后,也嚴格按照儒家的那些禮制,來嚴格要求自己。

所以後來,王莽就逐漸得到了很多儒生的支持。在這些儒生的眼里,王莽就是一個典型的君子,甚至可以說是幾近圣人。

與此同時,在政治斗爭方面,王莽的手段也比較厲害。最開始的時候,王莽利用自己出身外戚的身份,很順利的躋身漢朝高層。

後來,王莽又在王家內部通過競爭,成了王家在朝堂上的代表人。

就這樣,公元前8年,王莽正式升任大司馬,成了漢朝當時的第一大臣。

不過,從王莽正式升任大司馬開始,王莽就逐漸發現:大司馬這個位置,似乎并不足以讓他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王莽升任大司馬的時候,西漢已經到了朝代末期。當時整個西漢土地兼并問題極為嚴重,人口越來越多,逐漸超過了國家的承受上限。

而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王莽肯定要解決這些問題,讓國家變得更好,百姓安居樂業。但隨著對問題的了解逐漸深入,王莽又發現,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得動土地的所有權。必須得從那些達官顯貴手里,把原本屬于他們的土地要出來,分給那些底層百姓。

但這樣一來,不管王莽用什麼樣的手段,不管他是強制執行,還是半強制半贖買,都一定會激起整個地主階層的抵觸。然后,當國家抵觸改革的人越來越多,西漢這個政權就會變得不穩定,很多地方會出現叛亂。

到那個時候,作為第一大臣的王莽,一定會被推出來平息民憤。在他頭上的老劉家皇帝,為了國家的穩定,一定會把王莽推出去背鍋!

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犧牲一個王莽,就能吸引所有地主階層的仇恨,順利完成改革,王莽大機率會主動獻身。作為一個虔誠的儒家門生,王莽絕對有那種‘為天下人赴死’的決心。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就算王莽背了這口鍋,依然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在他被推出來背鍋之后,下一步,老劉家的皇帝為了平息眾怒,一定會廢止他的改革。

如此一來,王莽的所有努力,就都沒意義了。

既然連主動犧牲,都無法完成改革,那該怎麼辦呢?

當時的王莽,經過仔細思考之后,最后就只想到了唯一一個答案。

既然皇帝一定會推他出來背鍋,那他就必須得反過來控制皇帝,確保頭上再也沒有人管著他。既然第一大臣的分量不夠,那他就必須得再進一步,成為真正的皇帝!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王莽的野心開始進一步提高,開始有了篡位的念頭。

不過接下來,當王莽有了這個念頭之后,王莽卻發現:如果他真想篡位,必須得找到新的權力基礎才行。因為在這之前,王莽的主要權力來源,就是外戚的身份。

因為他是太后王政君的侄子,代表了王家,所以皇帝才愿意提拔他做第一大臣。但接下來,如果他想篡位,他的姑姑王政君,是絕對不會支持他的。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比較復雜。簡單來說,太后是否支持外戚,表面上來看,是在爹和老公之間做選擇。但實際上,其實是在兒子和侄子之間做選擇。很多年之后,那位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而當時武則天的心腹大臣狄仁杰,只用了一句話,就說服武則天選擇了兒子。

當時狄仁杰說:「我只聽說過兒子祭拜母親,沒聽說過侄子祭拜姑姑。」

總之,如果王莽敢篡位,王政君絕對不會支持他,甚至會帶頭反對他。而從後來的歷史來看,情況也確實如此。當王莽想要篡位的時候,絕大多數高層官員都支持他,唯有王政君,寧死都不愿意把玉璽交給他,還當場被玉璽給摔掉了一個角,從此留下了一個‘金鑲玉’的說法。

如此一來,在原有權力基礎,不愿意支持自己的情況下,王莽又能找誰呢?

這個時候,王莽就想到了儒家學派。或者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廣大的儒家官員。

王莽很清楚,自己如果想要找到新的權力基礎,那麼這個新的基礎,至少得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這群人得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支持他完成篡位的任務。第二,這幫人得愿意進行改革。在王莽登基之后,他們得支持王莽的改革方案。

按照這兩條標準,王莽找了一圈,最后就找到了當時西漢的儒家官員團體。

和后世很多人的認知不一樣,西漢末年的時候,官員階層其實并沒有那麼無藥可救。甚至有些出身儒家的官員,還愿意拿出自己的財產,去周濟窮人,去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

甚至于當時很多高層的儒家官員,他們也知道西漢此時的癥結在哪里。他們甚至自發的制定了不止一套改革方案,只是這些方案實際推行起來,可操作性太低,所以後來就沒下文了。

但是從內心深處,很多儒家官員,其實還是愿意讓國家變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當然,這種變好,是在不傷害他們自身的根本利益的情況下。

就這樣,在王莽逐漸掌握了國家大權之后,他開始嘗試拉攏整個儒家官員集團,作為自己新的權力基礎。但這樣一來,一個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如果只是想拉攏一兩個大臣,王莽可以用錢用名用官職,用各種誘惑,來搞定這幾個人。但如果面對一個團體,面對一個覆蓋全國的超大階層,王莽該怎麼拉攏呢?

對此,王莽最后得出的答案,就是繼續提高儒家的地位。儒家地位提高,這是所有儒家官員都想看到的。而當他這麼做了之后,他自然就得到了那些儒家官員的支持。

但同時,因為之前儒家的地位,已經很高了。之前經過漢朝幾代人的提高,儒家已經成了漢朝唯一的‘國學’。單從學術角度來說,地位已經不可能更高了。

所以最后,王莽能做的,就只能是把儒學再抬高一步,從儒學變成儒教。

儒學,只是一種學問。但是儒教,則是一種近似于宗教一樣的東西了。

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在王莽掌權之后,儒家開始大力支持王莽。同時後來,我們也就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操作。

首先,當時的漢朝,開始把老天爺具體化。很多具體的神仙,開始逐漸出現了。後來經過整個東漢以及魏晉時期的讖緯之學演化,這套系統終于被徹底完善。

在這套系統中,地位最高的神靈,叫做昊天上帝。然后再往下,依次是五方、七曜以及二十八星宿之類的神仙。

而皇帝,則是老天爺的嫡長子。皇帝是代表老天爺,來管理天下的。

但同時,王莽和當時很多儒家學者,又推崇左傳一派的儒家思想。在這套思想當中,是存在合法禪讓制度的。這也是後來王莽篡位的時候,最大的理論依據。

其次,王莽開始給儒家的那些前輩,大肆封爵。公元1年,王莽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同時,孔子的后人,可以繼承一個‘褒成侯’的爵位。通過抬升孔子的地位,王莽也提高了儒家的地位,讓很多儒家學者對他的好感大增。

與此同時,在提升孔子的地位之后,王莽還主動對一個關鍵人物示好。這個人,叫孔光,他是孔子的十四世孫。因為孔子是儒家的象征,而孔光又是孔子的直系后裔。另外,孔光還是當時儒家學派內部,最有威望的大儒之一。

所以,在得到了孔光的支持后,王莽就可以進一步利用孔光的影響力,為自己造勢,得到更多儒家學者的支持。

此后,王莽又做了其他很多事情。比如說,在長安修建太學宿舍,供那些儒家學子求學。通過這類手段,王莽博得了很多中下層儒家門生的好感。

總之最后,經過十多年的經營,王莽不但在漢朝高層,徹底架空了皇帝,真正做到了大權獨攬。同時到了后期,他還建立起一個以儒家官員為基礎的權力系統。而這套系統的老大,不是老劉家的皇帝,而是王莽本人。

就這樣,公元5年,已經完成絕大部分工作的王莽,正式自稱假皇帝,開始了他的篡位之旅。

與此同時,隨著王莽逐漸篡位成功,整個儒家也開始支持王莽,進行下一步的改制。

儒家團體之所以愿意支持王莽,從根本上來說,其實還是因為他們和王莽的利益一致。除了王莽提升了儒家的地位,個人表現很好之外,最關鍵的,其實就是王莽能滿足他們的改革需求。

而儒家追求的改革,就是全面恢復儒家典籍里,描述的那些美好制度。當時很多儒生都認為,只要國家按照儒家典籍里的那些制度來管理,所有的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

按照儒家圣賢書當中的教誨,推行所有好的制度,以此來解決問題。這其實是所有儒家學者,最高的理想。而王莽篡位,其實就是大家對于這個理想的一次實踐。

但接下來的歷史證明,不管是王莽,還是當時的儒家學派,他們都錯了。

此后的幾年里,王莽力主推行改革。但這場改革,卻直接導致整個國家崩潰,繼而開始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后推翻了整個王莽政權。

不過,這場失敗的改革,對后世的意義,依然是巨大的。因為這次失敗,至少證明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王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矛盾,不是換一兩個明君,就能解決的。因為土地兼并的矛盾,說到底,就是過多人口和有限資源的矛盾。

一個皇帝就算再英明,他也不可能憑空變出更多的土地,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

8段家暴情史,2段失敗婚姻,馬景濤為何還女人緣不斷?
2023/07/24
丈夫「8次背叛」仍不失婚,結婚34年無子,如今60歲「滿頭白髮」自然老去,她成了娛樂圈公認「綠葉」
2023/07/24
大小S周邊之吳佩慈:疊碼仔紀曉波為保護她不結婚?天真了不是
2023/07/23
爹不疼媽不愛,被同性妻子控制的吳卓林,靠自己披荊斬棘走出新生
2023/07/23
王菲懷孕4個月得知女兒是「兔唇」,被問「為什麼堅持生下來」,她只回應了11個字!
2023/07/21
章子怡出道前曾有過一段初戀?歷經3位男友,她最終嫁給了愛情
2023/07/20
「捂胸天使」迪麗熱巴,和「袒胸女神」佟麗婭,差距一目了然
2023/07/19
明星罕見的學生照,趙雅芝有些意外,陳德容簡直是老天爺賞飯吃,趙薇和高圓圓校花級
2023/07/19
綜藝大咖「豬哥亮」被女兒爆狠料!因欠賭債被黑道槍擊,逼妻子參加多人游戲
2023/07/18
郭羨妮:混血港姐嫁進農村,倒貼丈夫3套房,將公婆當孩子寵,如今怎麼樣了
2023/07/18
42歲謝霆鋒狂發飆!原因曝光惹眾怒,這一次的他讓世界刮目相看
2023/07/18
樊少皇:我愧對2個私生子女,余生不會辜負小9歲倒貼車房的妻子
2023/07/18
曾馨瑩從舞女到闊太:打敗林志玲上位,48歲還要拼命為72歲富豪生四胎,她到底是圖什麼?
2023/07/17
一個比一個美!趙薇女兒, 林心如女兒,賈靜雯女兒,全都輸給她的女兒
2023/07/17
3次入獄,大小S的「楊干爹」曝光,黑白通吃無人敢惹,曾暗戀大S
2023/07/15
比黎姿還美,迷倒郭富城,被劉鑾雄拋棄后成同性戀,如今怎麼樣了
2023/07/15
李玟生前最后狀態曝光!黑眼圈重、瘦到「臉頰凹陷」成紙片人,頭大身小比例失調
2023/07/14
先追小S,后與大S同居7年,最終娶了大S閨蜜,陳建州取向被質疑
2023/07/14
李玟12個冷知識:生前半年罹患乳癌,曾被劉鑾雄原配寶詠琴排斥
2023/07/13
豪門還能這麼玩?真沒想到撕碎李嘉欣「遮羞布」的人,會是劉鑾雄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