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普及,以及家校共育工作的日益緊密,基本上孩子所在的班級,班主任老師都會建立一個「班級群」,為了就是方便學校各類通知的發布,班級各科作業的補充說明,便于更好管理學生,以及便捷和家長溝通交流。
一般一個孩子只允許一個家長加入,爸爸或者媽媽,可以直接管教孩子的人選,有的家庭就一個孩子,四個老人,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比較關注,都會申請加入進去。
善解人意的老師一般也不會強制要求,基本上都是默許狀態,但前提是家庭成員不能都在群里提問發言,最好是隱身狀態,了解班級情況即可。
可是即便如此,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班級微信群還是經常會上演一出出「戲碼」,形態各異,有時候讓老師也很為難、難堪,看到這類家長行徑,老師也只能默默嘆氣、搖搖頭,但是對這類家長的看法肯定大不同了。
據一些老師反映,他們最不喜歡這4類家長,在班級微信群里搞這些「小動作」,給老師無形中增添很多麻煩,其實也在給孩子「拖后腿」。
① 在群里滋事挑釁
有些家長,喜歡在班級群里發牢騷、傳播負面能量;或者看到孩子白天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小同學打鬧磕了碰了,受人欺負了,于是激起一身反骨,也顧不得班級群這個公眾場合,當下就@那位同學的家長,要好好理論理論。
往往是孩子們之間的事情,說不定很快就能和解,結果大人一摻和,言辭激烈,往往說著說著就爭吵起來、口不擇言,什麼難聽的話都發了出來,在班級群里影響非常不好。
這時候班主任老師還要「力挽狂瀾」,要求雙方家長趕緊停止,有什麼事情線下商談。
然后還要和雙方家長約定時間,了解事情始末,耐心從中調解,跟進后續進展,直到完全解決為止,想想老師也挺累,難怪不喜歡這類家長。
② 質疑老師權威
其實老師建立班級群,就是為了方便溝通和交流,群里的話術也沒有經過刻意修辭,有時候老師發布一段消息或者通告,會引起家長的不解,更有耿直的家長,直接就在群里和老師「硬剛」起來,讓老師很難堪、下不了台。
班級群作為一個公眾場合,家長還是要適時給老師一些面子和尊嚴,即便是老師哪說的不合適,最好也是委婉的提出來,或者私信給她糾正。
最好不要和老師起正面沖突,畢竟咱們孩子在人家手里「握著」呢。
老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自己喜惡,得罪了老師,萬一給孩子穿小鞋,自己也是「啞巴吃黃連」不是。
就算老師公平公正、不計較,和老師關系沒有維護好,大機率也難讓老師真正喜歡上自家孩子,更別提偏愛、對孩子有所照顧了。
③ 號召給老師送禮
看到一個網絡熱點新聞,一家長群籌款要為老師買禮物,聲稱要給老師買化妝品、鋼筆和鮮花,共計5000塊錢,這些費用由每位家長平攤。
家委會「攜禮物以令家長」不僅引起眾多家長的不滿,其實也老師帶來很多必要的麻煩。
要知道,這些事情一旦被舉報,當地教育部門要介入調查,不僅學校、老師都會受到牽連。
盡管這非老師本意,但是這些「好事」家長看似體貼、周到,實則是令老師十分頭疼的,唯恐避之不及。
④ 總是麻煩關照孩子
其實老師最不愿意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麻煩老師多關照孩子,拜托了! 」
仿佛家長說了這句話,就可以將孩子放心交給老師,自己置身事外、安枕無憂了。
有的家長更是喜歡叨擾老師,家長群里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們的信息,不是麻煩老師讓孩子多喝點水,就是麻煩老師提醒孩子別忘記干XX。
要知道,家長面對的是一兩個孩子,老師應對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請老師多關照孩子,本來就是一句「無效溝通」,如果孩子足夠優秀,自然在班級中非常耀眼醒目,不用家長多說,老師也會自然多關注一些。
總是麻煩老師對孩子的一些小事提醒關注,長此以往,老師也會非常厭煩,做不到事事公平公正。
每個家長都希望能夠從老師那里得到更多來自對孩子的正面反饋,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贊揚,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孩子,額外關照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鍛煉機會。
所以很多家長會采取一些措施,和老師「套近乎」,企圖通過「跪舔」、送禮等行為,得到老師對的另眼相待。
其實,作為教育工作者,大部分老師都具備基本的職業操守,對待孩子都會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家長的一兩句好話而有所不同。
如果想好好利用起老師這個資源,和老師溝通更加順暢,需要講究一些技巧和方式方法,例如:積極配合,完成家校合作工作,配合老師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定期和老師溝通,言行之中尊重老師,維護老師權威,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等等。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